SMC材料和工藝簡介
名稱:Sheet Molding Compounds
中文名稱:片狀模塑料
SMC是一種干法制造玻璃鋼制品的模壓中間材料,由不飽和聚酯樹脂、低收縮/低輪廓添加劑、引發劑、內脫模劑、礦物填料等預先混合成糊狀,在加入增稠劑等混合均勻后,對短切玻璃纖維進行充分浸漬,形成片狀的“ 夾芯” 結構。
SMC模壓工藝是*先進、*重要的玻璃鋼成型方法之一。
SMC發展史
20世紀60年代,首先出現于原聯邦德國(拜耳公司);在1965年左右,美、日相繼發展了SMC這種工藝;到20世紀60年代末,世界市場上的SMC已初具生產規模,此后一直以20~25%的高速度快速增長;廣泛應用于運輸車輛、建筑工程、化工防腐、電子/電氣等各個行業領域中。
目前,世界SMC產量占到全部玻璃鋼總產量的20~25%,每年仍以近10%的速度繼續增長。
20 世紀70 年代末,我國SMC材料和工藝技術有突破。
支持SMC迅速發展的原因
SMC 是在DMC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之所以迅速發展主要得益于兩個方面的技術進步以及其成型工藝的優越性:
1 、引入各種熱塑性塑料作為SMC體系的低收縮、低輪廓添加劑;
2、在配方中加入堿土金屬氧化物或氫氧化物等作為體系的增稠劑,以控制不同階段的粘度變化。
其成型工藝特別適用于高精度、結構復雜、外觀要求高、具不同應用要求的零件或制品的大規模生產,而且過程可實現機械化、自動化、產品質量穩定性高。
SMC特點
輕質高強
-實現輕量化目標
-實現節能目標
-良好的抗沖吸能性
產品設計自由度大
-實現產品的流線型設計
-通過后粘接技術實現中空結構的成型
-減輕產品重量
材料流動性好,可實現復雜結構的成型
-筋、臺結構的一次成型
-預埋件的成型
-抽芯結構的實現
可實現轎車級表面質量水平
-可實現SMC部件之間或SMC部件和金屬件之間的粘接
-可實現隨車身進行高溫烤漆
-線脹系數非常低
低的熱導率和良好耐腐性
-隔熱
-隔音
-減震
-耐腐蝕
-重量減輕
-設計靈活
-功能組合
-總成本降低
-一次性成型,單件產品成型周期一般為為3 ~5min;
-產品質量穩定性好,尺寸精度高;
-操作環境清潔、**;
-產品易于進行后續加工、裝配與處理。
-產品開發周期一般為3 ~5個月;
-一次性投資較大;
-適于2 ~5 萬件/ 年的需求量
SMC配方設計
SMC的配方一般可分為三種基本類型
標準(或基本)的SMC配方
特殊性能要求的SMC配方
根據制品應用要求配制的SMC配方
不同材料性能的配方特點
耐水煮型
阻燃型
A級表面型
高強型
低密度型等
據*終制品用途設計的SMC配方特點
轎車級A級表面用(外觀件兼一定功能性)
發動機罩下零件(功能性)
公共交通車輛用低密度、阻燃SMC配方
電工用著色低收縮SMC配方
SMC模壓成型工藝介紹
模壓成型滿足的基本條件
1)模壓料是在模具開啟的狀態下加入;
2)成型過程中模壓料需要在較高溫度條件下快速固化;
3)制品成型需要保持較高成型壓力,成型壓力一般由液壓機施加;
4)制品尺寸和形狀主要由閉合狀態下的模具型腔來保證。
模壓成型設備
壓機,應具有
a、足夠的臺面 b、足夠的行程
c、足夠的壓力 d、合理的速度
模具
模具加熱方式
-加熱板傳導熱量、模具內部直接加熱
-電熱管加熱、熱油加熱、蒸氣加熱